香港,2023年9月1日–培佳医疗(港交所代码:9996)是中国快速增长的经导管瓣膜治疗和神经介入治疗医疗器械市场的领先本土企业,今天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期”)的中期财务业绩。

财务亮点

本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249亿元,同比增长89.3%。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产品(包括第一代TaurusOne®和第二代可回收TaurusElite®)商业化加速,市场份额获得扩大;

(ii)现有神经介入产品(包括Tethys®中端导管、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Jasper®可脱离圈和Syphonet®支架取栓器等)销量稳步增长;以及

(iii)新型缺血性产品包括Fastunnel®递送球囊扩张导管的初步商业化。

本期间,公司实现调整后毛利润人民币1.788亿元,同比增长104.2%。调整后毛利率提升至79.5%,同比增加5.8个百分点,这得益于持续的成本优化和高利润率缺血性产品的推出。

“上半年,公司抓住机遇,通过高效的产品研发和强大的团队执行实现显著增长,”培佳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毅博士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培佳TAVR市场份额和神经介入业务销量的大幅增加。”

2023年全年指引:

公司重申2023年全年指引,预计在中国国内TAVR市场达到22-25%的份额,神经介入业务实现至少50%的同比收入增长。

按业务划分的财务和业务成果:

经导管瓣膜治疗(“TVT”)业务:
市场份额快速增长,临床进展稳步推进

本期间,TVT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077亿元,同比增长106.8%。TVT部分毛利润为人民币0.938亿元。通过有效的成本优化措施,TVT毛利率显著提高至87.1%,同比增加8.9个百分点。TVT销售和分销费用以及管理费用占比同比分别下降11.4%和35.5%。

中国TAVR市场份额的提高得益于市场程序量的恢复、商业团队单位销量的增加以及公司TAVR产品终端植入量的提高。本期间,培佳的产品被使用于120多家新医院,使总覆盖医院数量达到410多家,与同行业可比。2022年上半年,公司TAVR产品的终端植入量约为1,250台,估计市场份额超过20%。越来越多的覆盖医院表明公司产品的强大表现和商业化策略的有效性。培佳专业的营销和销售团队将继续教育市场,为医生提供合规和高质量的服务,以进一步推动该疗法的利用和应用,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利益。

在产品管线方面,培佳成功实现了TrilogyTM心脏瓣膜系统的多个里程碑事件,这是一款通过从JenaValve Technology Inc.获得美国独家许可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适应症TAVR产品。 2023年5月,公司在香港完成了TrilogyTM的首例商业植入。此外,培佳完成了该产品向其中国内地制造基地的技术转移,允许TaurusTrioTM TAVR系统的内部生产。 2023年7月,公司正式启动TaurusTrioTM在中国内地的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迄今为止,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尚未批准在中国内地销售任何经股动脉AR适应症TAVR产品。

神经介入(“NI”)业务:
收入超预期,业务亏损大幅缩窄

本期间,NI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171亿元,优于预期的同比增长75.6%。其中,出血性、缺血性和血管通路产品分别占细分收入的27.3%、39.1%和33.1%(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44.2%、25.0%和30.6%)。随着缺血性产品销售的增加,细分调整后毛利率提高至72.6%,同比增加2.4%。由于收入和毛利大幅增加,以及公司长期以来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的努力,细分亏损同比大幅缩窄82.0%。这得益于培佳在中国分销网络的扩大、销量的增加和在医生中的卓越声誉。此外,可脱离圈组合中的多个产品中标,加速了医院准入,增强了该产品组合。

本期间,公司新一代神经介入Micro Guidewire DCwireTM注册申请获得NMPA批准。通过精确的多层微结构制造工艺使用各种材料,该产品允许更好地控制和更容易选择血管,使医生能够快速方便地建立血管通路。截至出版日期,公司的NI业务在中国已商业化16种产品,另有8种产品处于研发阶段,涵盖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的治疗。

截至2023年6月30日,培佳的经销商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市约2,100家医院。

关于公司

培佳医疗(09996.HK)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中国苏州。培佳医疗专注于中国高增长的介入治疗医疗器械市场,旨在成为为结构性心脏病和神经血管疾病提供综合治疗解决方案的世界知名医疗器械平台。公司现已在中国商业化两代TAVR系统和十五种神经介入设备,多个创新产品候选人正处于不同开发阶段。欲了解更多培佳信息,请访问peijiamedical.com/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