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8月30日– 2023年8月29日,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 02196.HK)公布了其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13.95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4%。

作为一家全球化创新驱动的医药卫生产业集团,复星医药直接经营医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和医疗服务等业务。作为国药控股股东,复星医药拓展医药流通和零售业务版图。医药业务是复星医药的核心业务,2023年上半年医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9.95亿元,同比增长11.64%。

复星医药创新产品主要覆盖肿瘤(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免疫、中枢神经系统、慢病(肝病/代谢/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多年来,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引进授权和深度孵化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模式,复星医药加速推进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一步拓展创新产品组合,持续为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

坚持开放创新策略 加速新产品上市

2023年上半年,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的多款创新产品和适应症获得批准上市,进一步拓展创新产品组合,有利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保持创新产品收入快速增长。其中,2022年3月获批的汉思庄收入报告期内实现5.56亿元,进入商业化“加速期”。汉曲优收入同比增长57.1%,苏可新收入同比增长32.7%。

汉思庄是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首个生物创新药,也是全球首个PD-1单抗药物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获批,已在中国内地获批三个适应症,包括治疗微卫星不稳定高的(MSI-H)实体瘤、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第四个适应症食管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也已在中国内地受理上市申请。截至报告期末,汉思庄已在中国内地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网上竞价,并纳入上海、宁波、珠海等多个城市的定制商保目录,惠及中国患者超过34,000人。

报告期内,中国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仪凯达(艾杰伦赛注射液)在中国内地新获批第二线适应症(用于治疗对初治免疫化疗耐药或12个月内复发的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r/r LBCL)),将惠及更多中国淋巴瘤患者。

复星医药坚持开放创新策略,通过并购积极拓展管线。报告期内,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北问(克哌拉唑氢氯化钾片)、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制剂培津(替格非洲白注射液)和新一代钙感受体调节剂旁碧夫(替尔卡肽注射液)在中国内地获批上市,进一步丰富创新药领域产品组合。

与此同时,复星医药多个管线项目正快速推进至关键的临床/获批阶段。目前,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用于治疗成人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MEK1/2选择性抑制剂FCN-159已在中国内地开展III期临床,2个适应症项目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项目;自主研发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多价组合)III期临床试验病人入组已完成。此外,达美肽(RT002)、替纳帕南等多个管线药物已在中国内地受理上市申请。

持续优化研发体系 提升研发效率

复星医药持续优化研发体系,在不断细化的研发策略指导下,布局小分子、抗体/ADC、RNA和细胞治疗等四大核心技术平台,持续推进各项创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程。

2023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继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28.8亿元,同比增长19.77%,其中研发费用21.3亿元,同比增长3.1亿元,增幅16.80%。制药制造业务研发投入25.2亿元,同比增长22.16%,制药制造业务研发投入占比为该业务营业收入的15.75%,其中研发费用17.9亿元,占比11.20%。

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医药拥有70多个创新药及自主研发生物类似药的重大管线项目。报告期内,创新药(适应症)5个,仿制药(适应症)10个获批上市;创新药/生物类似药(适应症)4个,仿制药(适应症)34个申报上市(NDA);创新药/生物类似药(适应症)7个获得中国内地临床试验批件(IND)。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提高研发效率,报告期内,复星医药集团层面成立科学咨询委员会(SAB),进一步完善创新顶层架构,引入多名高级科学家及C-Suite人才,全面提升国内外早期研发、CMC、临床医学及临床运营能力。同时,公司重组创新药项目立项,动态评估管线价值和竞争力,以提高研发质量和效率。

稳步推进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多维国际化,提升全球运营能力

在加速推进创新转化的同时,复星医药继续坚持创新研发、双向授权引进、生产运营以及商业化的多维国际化战略,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全球市场布局,覆盖包括美国、欧洲、非洲、印度等主要海外市场。